初中英语学科网 >论文 > 哲学论文 > [柏拉图洞穴之喻]柏拉图洞穴喻新解哲学论文

[柏拉图洞穴之喻]柏拉图洞穴喻新解哲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8-11-09 来源:哲学论文

【www.9116998.cn--哲学论文】

  【摘 要】洞穴喻是柏拉图在论证哲学家王的主张时所用到的著名论断,作为对人类社会的一个隐喻,学术界对其已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但是,以往的对洞穴喻的解读都是围绕着人类获得真知的过程或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来进行的。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解读这个比喻,重在强调洞穴喻中两个不同世界的关系和共存,以及洞内世界和未获真知的囚徒行为的某种合理性。

  【关键词】关系;洞内世界;洞外世界;幸福感

  洞穴喻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三个隐喻之一,是用一个形象化的故事来解释获得真知和未获真知的人的不同。柏拉图认为只有到达知识的最高境界——“至善”的哲学家王才有统领国家的才能,并提出了著名的“洞穴喻”作为人类社会的隐喻,来阐释哲学意义上的“善”和获取真知的过程。长久以来,学术界已经对这个寓言有很多解读,但是大都是以对洞内洞外世界的理解以及两个世界的关系为出发点的,本文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得出不同的结论。

  一、引言

  洞穴喻把人类的存在比作洞穴里的囚徒。这些囚徒从出生起就被锁链锁着腿和脖子,不能移动,除了面前的矮墙上的投影外他们看不到任何东西。囚徒们终其一生看不到任何别的东西,就把墙上的投影当作真实的存在,甚至靠认知投影的顺序来竞争名利和权力。有一天,一个囚徒偶然回过头去,发现之前理所当然认为的东西都只是虚假的幻影。当他走出洞穴,看到外面的真实世界和太阳时,才意识到之前洞穴里的竞争是多么可笑,所以他重返洞穴来解救他的同胞。但是令他意外的是,没有人相信他的话,在他继续劝解同伴时却被愤怒的囚徒们给杀死了。从洞穴喻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描绘了人类的两个特征:首先,人类是完全被禁闭在洞穴中的;第二,对每个囚徒来说,他们都同时拥有“洞内”和“洞外”两个不同的世界。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这个寓言中的符号及他们在寓言中的特征。

  二、从社会学角度来解读

  根据柏拉图关于人类的哲学思想,人类个体都面临着两个制约因素:一个约束来自身体对灵魂的约束,另一个是社会对个人的约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人类自出生就被锁着只能看到面前墙上的投影的描述就折射了第一个约束,而他们被束缚在洞内就是第二个约束的写照,这也意味着没有人可以脱离周围的环境而存在。具体来说,在柏拉图的哲学里,人类的存在首先来自身体和灵魂的结合,身体以此束缚灵魂。

  在人的一生中,灵魂都依附于身体,并通过身体感知世界,所以人只能看到真实事物的“投影”,就象洞穴里囚徒的生活一样。然而,人也通过与同一群体内其他人的接触和合作而存在,只要有人类社会,对于名利,地位和权力的竞争就无处不在。

  人类就在竞争和认知中存活。但是,为了维持这种群体生活,人类首先必须有一套公共的价值评价规范,这个规范可以通过教育来习得,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否则,如果一个人有和大家不同的价值观就会受到所属群体的驱逐,就像寓言中那个返回的囚徒一样。因此,洞内囚徒的生活就隐映出人类社会的规则。我们在社会中就像那些囚徒被困在洞穴中一样。

  三、洞内和洞外世界的统一

  从一个开始,学者们就以感性世界来解释洞内世界,以理性世界来解释洞外世界,并认为人类被困在这样一个两难中。实际上,这种二元论的两难局面是不存在的。洞内和洞外并不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世界。我们不妨这样来看,寓言中唯一一个逃脱的囚徒回过头发现了真实的世界,似乎就说明回过头是一个前提。但是这只是暗含着朝向某一个方向的一个动作。寓言中这个回头的动作就是指不同于被锁囚徒们的固定的视野,并喻意以理性获得“善”的理念。在这里,柏拉图把两种形式的“看”区分开来,但并没有完全隔离二者,相反他在更高的意义上把二者统一起来。他强调人们应该秉持最高理念的“善”,来获得对整个世界的一个完整的认识,并随时了解变化着的世界。

  上面的这个说法同样可以在中国的老庄哲学中找到注解。老子发展了“道”的理论,也就是自然万物所要遵循的规律,标准和本原。他提出“反者,道之动”。老子认为,任何发展到一个极端的事物必定转化到相反的极端。因此,不管有名与无名,荣誉与羞耻,聪明与愚蠢等。老子揭开了世上对立统一的规律并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相互转化。

  所以洞内和洞外世界也可以看作是相对独立的,失去任何一个,另一个都会无意义。既然两个世界是共存的,那么人类就不是被困在其中了。

  四、对洞穴喻的其他解读可能

  在寓言中,太阳的真实存在和投影的虚幻是预设的一个已知事实。实际上,柏拉图在这里把事物的存在和真知的确定联系起来。假如我们在得出结论前保持公平判断的话,我们就很可能会问“我们怀疑囚徒对洞内投影的确定性时的基点是什么?”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哲学家却是受苦受难而收获最少的人。拿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做例子吧,苏格拉底出于对自己的国家的热爱,对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提出了严厉的激情的道德批判,尽管他讽刺同胞腐化的习俗是为了提高他们的道德成就,他对自己国家的忠诚和哲学上的杰出贡献换来的却是死刑。柏拉图三次离开西西里就是为了实现民主理想,他和当政者发生矛盾冲突时险些被卖到奴隶市场。

  参考文献:

  [1]Guo Shangxing, Sheng Xingqing。A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Kaifeng: Henan University Press, 1993。

  [2]Li Zhenzhong。An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Cultural Studies。 Chongqing: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Press, 2007。

  [3]Plato。 Republi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冯昊青,胡祎赟。“困境囚徒与光明使者——柏拉图‘洞穴喻’的伦理探析”。红河学院学报,2006,(06)。

  [5]黄晓坤。试评柏拉图的认识论。科教文汇,2006,(06)。

  [6]林美茂。柏拉图‘洞喻’问题再认识。南开学报,2006,(03)。

  [7]刘世宇。“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光,理念及其他”。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

  [8]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本文来源:http://www.9116998.cn/lunwen/28475/

京ICP备18066668号

CopyRight 1996-2018 http://www.911699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初中英语学科网 版权所有